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新规中的“20变”
  • 作者:小夏
  • 发表时间:2022-11-21 18:00:43

2021年7月2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2022年3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与《条例》同步实施。


《条例》共6章55条,主要规定了适用范围、登记类别、登记原则、登记机关、登记备案事项、登记规范、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实施细则》共12章82条,主要对《条例》进行了细化规定,包含登记事项,登记规范,设立、变更、歇业、注销、撤销登记规范及材料要求,档案管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一)20个变化的内容


1. 登记机关的定义考虑了改革现状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市场主体登记工作的部门(以下称登记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2020起实施)第三十七条第一款 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注册,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其授权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单。(近日,总局发布《外商投资企业授权登记管理办法》,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


2. 备案事项单列并略有调整。

《条例》第九条 市场主体的下列事项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

(一)章程或者合伙协议;

(二)经营期限或者合伙期限;(原为登记事项)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的出资数额合伙企业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数额、缴付期限和出资方式;(前者原为公示事项,后者原为登记事项)

(四)公司董事、监事、级管理人员;(原为经理)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

(六)参加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家庭成员姓名;

(七)市场主体登记联络员、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新增)

(八)公司、合伙企业等市场主体受益所有人相关信息;(新增)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另:清算组备案改为在公示系统上公示,取消了线下办理)


3. 新增实名验证登记规定

《条例》第十五条 市场主体实行实名登记。申请人应当配合登记机关核验身份信息。

《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在办理登记、备案事项时,申请人应当配合登记机关通过实名认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等方式对下列人员进行实名验证:

(一)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含委派代表)、负责人;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三)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员、个体工商户经营者;

(四)市场主体登记联络员、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

(五)指定的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

因特殊原因,当事人无法通过实名认证系统核验身份信息的,可以提交经依法公证的自然人身份证明文件,或者由本人持身份证件到现场办理。


4. 压减了登记环节、时限等。

《条例》第十九条 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不能当场登记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情形复杂的,经登记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工作日。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关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


5. 规范登记申请途径。

《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一款  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事项,申请人可以到登记机关现场提交申请,也可以通过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系统提出申请。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  申请公司、分公司登记,申请人可以到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申请,也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


6. 明确电子签名效力。

《实施细则》第十五条  申请人应当在申请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人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等电子签名工具和途径进行电子签名或者电子签章。符合法律规定的可靠电子签名、电子签章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 新增不予登记情形。

《条例》第二十条 登记申请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并说明理由。

《实施细则》第十九条  市场主体登记申请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或者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并出具不予登记通知书。

利害关系人就市场主体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或者其他有关实体权利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登记机关依法登记造成影响的,申请人应当在诉讼或者仲裁终结后,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8. 明确由新任法定代表人签署变更登记申请。

《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  市场主体更换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含委派代表)、负责人的变更登记申请由新任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含委派代表)、负责人签署。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  企业法人申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应当向原企业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三)由原法定代表人或者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9. 创设歇业登记制度

《条例》第三十条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与职工依法协商劳动关系处理等有关事项。

市场主体应当在歇业前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歇业期限、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等信息。

市场主体歇业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年。市场主体在歇业期间开展经营活动的,视为恢复营业,市场主体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市场主体歇业期间,可以以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代替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

《实施条例》第六章(第四十至四十三条)专章规定。

第六十三条第三款  歇业的市场主体应当按时公示年度报告

第七十四条  市场主体按照本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示终止歇业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10. 新增合并、分立资和债权人公告的途径。

《条例》第三十二条 市场主体注销登记前依法应当清算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清算组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债权人公告。

《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并、分立的,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公告期45日,应当于公告期届满后申请办理登记。

第三十六条第三款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公告期45日,应当于公告期届满后申请变更登记。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有最低限额规定的,减少后的注册资本应当不少于最低限额。


11. 明确营业执照作废缴回途径。

《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营业执照遗失或者毁坏的,市场主体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声明作废,申请补领。

第三款 登记机关依法作出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撤销登记决定的,市场主体应当缴回营业执照。拒不缴回或者无法缴回营业执照的,由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营业执照作废。

《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三款  市场主体在办理涉及营业执照记载事项变更登记或者申请注销登记时,需要在提交申请时一并缴回纸质营业执照正、副本。对于市场主体营业执照拒不缴回或者无法缴回的,登记机关在完成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后,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营业执照作废。


12. 简易注销登记上升为法规规定。

《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 市场主体未发生债权债务或者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未发生或者已结清清偿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应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并由全体投资人书面承诺对上述情况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办理注销登记。

(1) 统一简易注销公告期限。

《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 市场主体应当将承诺书及注销登记申请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公示期为20日。在公示期内无相关部门、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市场主体可以于公示期届满之日起2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2)个体户简易注销更便利。

《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款 个体工商户按照简易程序办理注销登记的,无需公示,由登记机关将个体工商户的注销登记申请推送至税务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10日内没有提出异议的,可以直接办理注销登记。

(3)不予简易注销的情形略有调整。

《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主体不得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

(一)在经营异常名录或者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的;

(二)存在股权(财产份额)被冻结、出质或者动产抵押,或者对其他市场主体存在投资的;

(三)正在被立案调查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正在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中的;

(四)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的;

(五)受到罚款等行政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六)不符合《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其他情形。


13. 新增撤销登记程序规定。

《条例》第四十条 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受虚假市场主体登记影响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的申请。

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经调查认定存在虚假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的,登记机关应当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相关市场主体和人员无法联系或者拒不配合的,登记机关可以将相关市场主体的登记时间、登记事项等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45日。相关市场主体及其利害关系人在公示期内没有提出异议的,登记机关可以撤销市场主体登记。

因虚假市场主体登记被撤销的市场主体,其直接责任人自市场主体登记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市场主体登记。登记机关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  同一登记包含多个登记事项,其中部分登记事项被认定为虚假,撤销虚假的登记事项不影响市场主体存续的,登记机关可以仅撤销虚假的登记事项


14. 明确登记事项监管制度。

《条例》第三十八条 登记机关应当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登记机关应当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对市场主体登记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督检查结果


15. 赋予登记机关监督检查新职权。

《条例》第三十九条 登记机关对市场主体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市场主体的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查阅、复制、收集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

(三)向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

(四)依法责令市场主体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五)依法查询涉嫌违法的市场主体的银行账户;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登记机关行使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职权的,应当经登记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16. 提高无照经营处罚幅度。

《条例》第四十三条 未经设立登记从事经营活动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关闭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实施细则》第六十八条  未经设立登记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关闭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2017.8)第十三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17. 新增代理或协助虚假登记处罚。

《实施细则》第七十一条  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由登记机关依法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明知或者应当知道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进行市场主体登记,仍接受委托代为办理,或者协助其进行虚假登记的,由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虚假市场主体登记的直接责任人自市场主体登记被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市场主体登记。登记机关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18. 新增未按规定年报行为罚款。

《实施细则》第七十条  市场主体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公示或者报送年度报告的,由登记机关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19. 新增利用登记牟取非法利益行为处罚。

《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第三款 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事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利用市场主体登记,牟取非法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第七十六条  利用市场主体登记,牟取非法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由登记机关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 创设受益所有人备案制度。

《条例》第九条 市场主体的下列事项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八)公司、合伙企业等市场主体受益所有人相关信息。

《实施细则》第七条  市场主体应当按照类型依法备案下列事项:(八)公司、合伙企业等市场主体受益所有人相关信息。

上述备案事项由登记机关在设立登记时一并进行信息采集。

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另行制定。(目前已形成《市场主体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七十三条  市场主体未按规定办理备案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依法应当办理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的市场主体,未办理备案的,按照前款规定处理。




联系人:(工商代办)专员小卢
电话:19968118924
地址:广西万利财税管理有限公司
网址:www.gxwanli.cn

微信图片_20220924145832.png


以上内容由小编通过网络渠道整理,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小编处理,谢谢。

【财税公司、代账公司、工商注册、财务外包、税务登记、财务公司、注册公司、注册公司记账报税、注册公司流程、代理记账、商标注册、财税服务、营业执照办理、营业执照代办、办理营业执照】
南宁市 玉林市 北海市 梧州市 崇左市 百色市 贵港市 柳州市 桂林市 防城港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钦州市。